【潛水安全貼士】外國潛水及考潛水牌注意事項
潛水好玩又刺激,可窺探奇妙又夢幻的海底世界,甚或是與水中魚兒同游。然而,到外國潛水需要持有潛水牌嗎?潛水前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?立即接著看了解更多。
延伸閱讀:【潛水勝地】東南亞五大潛水勝地熱點推介
潛水安全貼士|潛水一定需要考牌嗎?
潛水牌照就如駕駛執照,成功考取後才可以駕車於路上行走,潛水牌一樣,有了證照才可以租用潛水裝備及自由下水潛水。
若然只想窺探一下海底世界,坊間有許多潛水體驗課程,由專業教練指導,即使沒有持有潛水牌亦可參加,學習基本潛水技巧。
潛水安全貼士|如何挑選潛水課程?
PADI(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Diving Instructors)、SSI(Scuba Schools International)、NAUI(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derwater Instructors)、CMAS(Confederation Mondiale Activites Scubaquatiques)為四大國際潛水培訓組織,當中以PADI規模最大,共發出超過2,800萬張證書。
在挑選潛水課程時,可了解各機構的課程內容,教學模式、課程時間及地點等因素,當然最重要是按能力而選,以PADI為例,潛水課程分為五個等級,入門級課程Open Water Diver就適合潛水新手,學習基本潛水技巧,安全知識等等。
潛水安全貼士|潛水前注意事項:年齡和健康狀況要求
根據潛水培訓機構PADI的規定,年滿10歲或以上人士皆可參加潛水課程,學習基本潛水技巧。
在正式學習潛水前,亦應諮詢醫生意見,確保自身健康狀況穩定適合潛水,特別是曾患有哮喘、心臟病等疾病人士,請務必先尋求醫生建議。
潛水安全貼士|潛水前注意事項:身體狀況評估
潛水對體能有一定要求,以應付突發事故或惡劣的海面狀況,因此潛水者下水前需要確保自己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以及強健體能。若潛水當日感到任何不適,即使是輕微傷風或感冒症狀,都不應進行潛水活動。
潛水安全貼士|潛水安全小貼士
一切準備就緒,是時候開展潛水之旅。在此有一系列安全小貼士,讓你可以在潛水的過程中能更專心享受海洋世界:
準備好潛水用品
在正式下水前,應花時間檢查所有潛水用品及裝備是否運作正常,建議可與潛伴互相檢查,確保雙方沒有遺漏必要物品。
保持正常呼吸
在潛水期間保持正常呼吸非常重要,千萬不要閉住呼吸,因為這有機會使空氣進入血液中,導致空氣拴塞症,造成肺破裂。
做好耳壓平衡
做好耳壓平衡是潛水人士必須學習的課題,當下潛到深處時,水壓會增加,對耳朵造成壓力,有機會產生不適感。出發前可儘早平衡耳壓,像是運動前熱身一樣,不要待感到壓力上升才平衡耳朵。
不要觸碰水中生物
在水底中可能會遇見許多有趣的海洋生物,但為了保護自己與海洋環境,不應觸摸任何水中生物,特別是有些生物可能帶有毒性。
潛水後12小時不能搭乘飛機
潛水後體內會有過多氮氣,因此不能立即乘坐飛機,若沒有足夠時間讓氮氣慢慢釋放,飛機上的大氣壓環境會使氮泡在體內膨脹,導致減壓病。很多人會忽略潛水後應注意的事項,謹記潛水後要留意身體變化,如有任何不適應立即通知潛水教練。
了解更多AIG意外保險
在開展探索海底世界前,務必謹記以上注意事項,做足準備。然而,潛水乃屬高危運動,預先投保AIG 意外保險,能保障因進行潛水活動而受傷所引致的醫療費用。
立即瀏覽專頁,了解更多有關AIG 意外保險的詳情。